如何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一)
7 M% Z; T4 H) J
/ {0 ?' D# K3 F. {7 y
主讲:清水拂心
- ~) U" L. _9 W. b2 v
5 M: R; }6 ~5 j: C- t& M1 x
(2016年7月30日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的讲稿)
( f. F( B# x+ L1 }9 w! u; L7 d
$ M$ F9 e, k% k- p, i R0 ]
, e# ^+ {% J7 p( h+ \
: V5 Q3 [8 w0 h' h4 e/ @4 n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清水拂心,今天晚上由我与大家一起文字交流《如何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一)》。
" W3 Z; i7 d0 b) P, i, D/ v+ a6 W# ^+ C8 I, S: g; D" w
您想研透研实业务工作、做一个业务能手吗?您渴望锻炼提升您的辩证思维能力吗?您是否有开展工作无方向、缺目标、少思路、打不开局面的困惑?这是我在授课预告中发布的一段话。与大家交流《如何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系列,目的就在于为大家答疑解惑,帮助提升大家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质效。
" h8 P4 |5 @3 ~( p6 E2 p! Z: }
7 V. ^' V0 O0 ^' k2 f整个系列课程计划分六次完成。第一次课程,重点交流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二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解读。希望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答,能让大家对五大发展理念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清醒的、深刻的认识。后面的五次课程,则分别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依次讲述每一个理念如何知道指导推动业务工作。
{* L5 u" v/ Y4 [$ x7 B
) g- n, s' [8 _4 @7 X3 X闲话少说,转入正题。现在,我们开始第一次课程,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下面依次进行:
: L' s5 z, z# t, v8 Q) m y3 @) M% a: s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
6 U2 B: i" n" [, J/ Z J* G; W% h4 h& t9 Y+ W: t
回答好这个问题,主要讲三层意思:
* t: ]3 ~* j8 f' ?; m: [. p
7 q3 C3 L; s6 Z( U5 ~1、五大发展理念是任何业务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和行动指南。
$ k3 g* h5 j/ O7 f7 A( p4 i3 p2 H" K8 H2 b
一是五大发展理念产生的背景,决定了它是任何业务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届五中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着眼于“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而提出的正确理念,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因此,它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党的各项事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推动任何业务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和行动指南。
1 k8 @ e. ~/ v1 F# i, @4 o9 i2 L3 d
二是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任何业务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和行动指南。理念,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由思考或推理得出的理性概念,属于思想方式、意识形态、理论层面,具备抽象性、方向性、战略性、宏观性等特征。五大发展理念,是深入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得出的科学理论,因而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具有宏观指导的意义和方向指南的作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用以指导推动业务工作的看家本领、工具书,不可缺少。
& x3 x5 J' v( X$ q8 D: z3 y; f5 f$ U! b
7 Z' A1 `- W4 R- D( G. ~5 N2 q
2、任何业务工作都要靠五大发展理念来指导、谋划和推动。
2 T5 J" h8 n2 w% G3 m
% L0 I( O. f" }" B
一是任务业务工作实践,需要借助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认识都是由感性到理性,所有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理论反过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呈现出“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任何业务工作,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经实践而得出的科学理论,已经帮我们完成了由实践到理论的阶段。下一个阶段,由理论到实践的阶段,就需要我们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实践。
$ [3 u8 x8 x9 Z* D8 `2 ?& R. I; S) g
二是有序高效开展业务工作,需要借助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就工作抓工作,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往往站位低、视野窄,不容易把握工作的大局、全局、整体,往往就是被动应付,做到哪算到哪,陷入无序、低效的境地。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念,蕴含着按规律办事的内在要求。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业务工作,就是在遵循、运用规律谋划推动工作,是主动的、科学的来开展工作,必将改变那种无序、低效的工作状况。
$ n# v& B0 s, J6 b, {) d4 ]! P8 ]3 B1 L3 D' _
3、学会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能让您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质效双丰收。
% y" D: ?3 }- K9 E/ H2 B. l8 ~6 y1 j- `: P. ^5 |( X0 N: S
一是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是中央要求。先从被动的角度来讲,经济社会各领域、党的各项事业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上有所令,下必从之。况且,五大发展理念的确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指导价值,是推动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遵循和有力抓手。只要您在百度、知网等平台搜索下,您会发展有各行各业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文章,有纪检的、有组织的、有宣传的、有政法的、有教育的、有民政的,等等。因此,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不仅是工作所需,也是上级规定,需要我们下功夫研究透,落实好。
5 x3 r: I- Q! l S N& g
6 n' @& z$ W2 q! q. c二是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能提升思维能力和工作质效。在以前的课程交流里,我多次说过唯物辩证法及辩证思维的重要性。无论是公文写作,还是开展工作,都需要唯物辩证法,都要靠辩证思维。五大发展理念,是最鲜活的、最生动的唯物辩证法,处处体现着辩证思维的智慧。关于这一点,在后文将作详细阐述和论证。总之一点,学习、掌握、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的过程,就是锻炼提升辩证思维能力的过程。同时,由于五大发展理念所体现的辩证智慧,外化为严谨的工作思路、科学的工作方法、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够大大提高工作的质效、收获骄人的业绩、得到领导的肯定,可谓是思维能力、工作质效双提升、双丰收。
+ X+ i7 n3 h V) ?% n. X. j
2 b4 \0 G. S0 O y8 u7 I6 e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智慧?
; R0 h, g- i% z2 z$ I& k; o' P3 X U7 h9 U# V. A; R$ j$ F) p
回答好这个问题,也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 O# C9 V; ~/ I& F
) @ K) [" e4 q+ h k1、回顾唯物辩证法3大观点16个基本原理
, _8 B4 q( s1 a" d0 q; U& W! K; O
9 ~" w. u+ k) N; m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由此可见,唯物辩证法在实践五大发展理念中的重要性。关于唯物辩证法,我在7月12日课程《浅谈公文语言的辩证性》里,系统地讲解了唯物辩证法的3大观点16个基本原理。这16条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是锻炼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16条原理,以求对唯物辩证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 k) Z. F! @/ U Y- h% [
" R% n* d1 H3 b) o" n
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2)联系的多样性: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发展、灭亡,任何具体事物的具体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3)规律的客观性(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事物的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而是有着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都有其无法违背的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一方面,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另一方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就是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服务,趋利避害。通过控制和改变规律借以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按自己的意志去选择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4)因果联系: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5)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界限。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二者相互影响。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9 o2 d, n1 o" O: C% a) v, ^
0 V4 w+ Q$ Q: W
发展的观点:(6)发展的实质: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7)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趋势原理、事物发展途径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8)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错误的。其中:一是忽视量的积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盲目乱干;二是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0 z# @$ \; ^8 p
! b3 c* J4 D: r6 Y+ ~8 Q; H, c
矛盾的观点:(9)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10)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1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二者在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转化的。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1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相互依赖,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相互影响,次要矛盾又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方面,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相互转化。矛盾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1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结合起来,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之中的重点。(15)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辩证关系,有的把它归于发展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16)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原理,有的把它归于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事物通过辩证的否定来实现前后相继的联系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 @2 k2 C8 e" N/ J;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