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做官再“十悟” 3 }% ?2 C% q; K4 ]: p8 O
: t. d! m" n- C
; }$ h1 K P/ C) ]9 _
! g. n4 K* I I6 N0 [; d m/ E, h做人做事做官有很多道道,其中有大道、正道,也有歪道、邪道,这就需要经常去悟、不断去悟,直至悟深悟透,悟出真谛来,方可沿着大道、正道走,绕过歪道、邪道行。我曾写过“十悟”和又“十悟”,不少人读后觉得是那么回事,这里再续“十悟”,或有些不得要领,或有点不厌其烦,姑且抛砖引玉,与各位共勉。 * @; I& u5 [! O( g& c$ U& G
( o: H+ f) |; X) F& r " z" E# L) k9 r6 Y
5 K* B% y" G' _9 U6 p8 w ^+ w
) z$ n* J. n1 g
) Z5 z4 p/ A+ e) f8 x% Z
一、立德、立功、立言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 * X* t. i' j! T
4 m) C: L4 ] B % G( V Q1 P! \. u$ F
~7 E) E3 V. y" O8 N: q, ^0 A先贤提出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古往今来,修行品德、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是一代代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和企望达到的理想境界。“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立德,始终是立功、立言的前提和基础,说到底人要宽厚诚实、仁义慈爱,做一个真善美的好人。人们对崇高品德的向往和追求是一致的,都推崇以德服人、厚德载物。立功,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则是名副其实的立功,是生命的一种绽放。人未必都去干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把一件事干到底、干出成绩来,也是实实在在的事业有成。立言,即以自己的思想言论来影响人、教育人,把自己脑袋里的东西装进别人脑袋。立言未必著作等身,只要是传播正能量的思想、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哪怕是言传身教,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事情,也是在为天地“立心”。立德、立功、立言,哪怕实现其中的一个,也能让生命大放异彩。 # ]" N) ~7 I1 t J
8 h' s7 N( D4 C2 ?$ c5 B . X. {7 @6 P$ t( V* [" h& K) w
1 e4 ]$ s6 U" e/ u
( d; [" V4 ]' K% Z+ e% p
' G- b* D. `* ~ Z+ m0 G8 T0 Z. g二、勇气、锐气、朝气是干事创业的“发动机”
- n) [4 b: L1 g# }4 s. }
a( ?! w+ |# G! j ; _/ m4 v0 W1 f6 ?0 ~6 U" G4 ?
2 l4 D d7 ~/ T! _) q5 H, H& H
人得有一股子气、一股子劲儿。从干事创业角度而言,人特别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一马当先的锐气和一以贯之的朝气,“三气”兼备、“三气”俱佳则能拓展新视野、开辟大格局、走进新天地。勇气是自信和胆识的折射,有勇气的人总是抱着改变现有、突破现状的愿望。人的成功常常是被沉淀于内心的太多不可能禁锢着、捆绑着和束缚着,如果多一点冲破的想法、突破的办法,便可以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现实。梦想与成功之间相距的往往只是跨越的勇气,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缺少智慧,而是因为患得患失,缺少做下去的勇气;并不是能力不足,往往是勇气不够。人要有锐气,没有锐气就没有生命力,年轻人生命力旺盛,自然有一种锐气,但锐气并非年轻人的专利,人的一生始终都应当保持一种势不可挡的锐气,勇于创新,敢于争先。锐气可鼓不可挫、可鼓不可泄。“空濛朝气合,窈窕夕阳开。”朝气如喷薄而出、冉冉升起的朝阳,人初始时容易有朝气,“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天长日久则容易日渐式微、暮气沉沉。人可以老成持重,不可以老气横秋,秘诀在于能否永葆朝气。干事创业有了勇气、锐气和朝气,便能一往无前、一马当先并一以贯之。 , J' B' P6 `/ s9 [/ o3 W, _) D
7 J6 M j' x3 |; ~- C, g" V0 [
( R; E4 {- `! s4 H. l2 \* u$ j& N
- Z" g; a4 H6 ~7 V2 c) t# U . b: c. x0 _ e2 A
" @6 p, P8 T& `. u, N( e三、容言、容事、容人是赢得人心的“吸铁石” 1 w Y5 U' P4 H& n* ^
8 u" B( g# s. g5 d i. ]
5 i. Y4 {0 c/ z. N7 n3 I
* ]& H% v5 J3 ^
作为社会的人,应有一种相容性。相容性强的人,大家都愿意和他接触、共事或相处。这种相容性首先体现在容言上,就是既要容得了人家说话,又要容得了人家说的话。有的人总是一味地喜欢听赞歌,而排斥或拒绝人家唱反调、唱对台戏,更不习惯和不愿意听到那些逆耳、刺耳的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于好话、坏话,难听甚至“骂娘”的话,都能听得进、容得下,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气度,既要有肚量又要有雅量,既需要勇气又需要智慧。容言才能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相容性还体现在容事上,就是不管什么事都能装在肚子里,然后一件件地处理。相容性最难则是在容人上,人总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有你喜欢并与你投机投缘的,也有你反感和本能排斥的,这就特别需要包容。既不以衣貌取人,也不以亲疏待人,更不以名利视人,而是平等待之、礼貌对之。无论职务高低、地位尊卑、能力强弱、财富多少,人格都是平等的,都以诚相待、一视同仁。容人才能得人心,才能为他人所容。“将军肚里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容言容事容人乃大气大度、豁达开明者的风格。
5 M4 r* R6 G) K. ^9 e7 S
7 I& D: t; K5 A* }
% _- Z, |! H& J
6 l( @4 Y. p% j7 `! j. [
8 g$ {( U0 d. F* m9 x5 O
! R, T" x* y4 z四、守愚、守静、守信是守护自我的“净化器”
( v% J) w1 q" j$ ?7 T/ X: T
# |% ?. ~ r* e3 l+ C 8 R1 o( t8 T/ |& [1 k* }% a+ c
- V0 E( I( i! J( v * u! N( _0 A( ^. n% q9 Y2 w: p. s
, C9 ~2 j9 _* }7 C! G有一种人常被说成精明但不高明,他们精于算小账却不会算大账,说到底还是不聪明,没有大智慧,不懂得守愚、藏拙。《史记》上记载,孔子年轻时曾经向老子请教做人的道理,老子对孔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说,了不起的商人往往深藏财货,不露富;品行高尚的君子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钝的样子。人可大智若愚,切不可大愚若智,学会难得糊涂甚至有时“装糊涂”,而切不可自以为是地卖弄聪明。能不能守愚跟内心是不是安静有很大关系。《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水静下来才会清澈,人心静了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当下,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焦虑不安是多少人的一种常态,守住一份安静、宁静和平静既难得又可贵。只有守静的人,才能善于发现并懂得享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保持一份淡定、从容的处世态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种定力而不至于迷失。外在守愚、内在守静,骨子里则最需要守信。《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守信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信任人是一种境界,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然而唯有一贯守信的人才能得到人家的信任,才能获得此等幸福。失信是人生最大的破产,守信是做人最大的一笔资产。 4 J7 k! s1 k+ B6 Z. r! j
9 f* t4 a X3 H1 A/ ]2 |7 l7 J: Y
! d: s. c# x8 ^ r3 T5 N m3 t& g& P; ^4 j& g
/ j1 S% H5 Y; a6 y& s. K
3 h; N$ I2 L% ~) T- F
五、长处、难处、好处是修身养性的“三境界”
; A' i( f% a" _. R# Z, J" G
" R8 q: A: n% ]. B) t! d x, d+ F 0 ~; {9 r4 _/ `% w- P E
/ E( E$ b" U7 V: h# D2 B* F
一个人应当怎样看人待人?怎样做人能够让自己过得心安理得、无怨无憾?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记人好处,不失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相安之术,也不失为自己修身养性的三种境界。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的人先入为主,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干脆门缝里看人,结果把人不是看歪了,就是看扁了,甚至看错了。看人要多看长处,如果光看其短处,就会觉得没有一个人可交、可用,结果往往将自己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帮人就是帮己,今天我帮你,或许明天你帮我,不可以冷漠,不可以自私,也不可能有所谓的独善其身。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既雪中送炭,又锦上添花,多为社会增添和传递正能量,既是积德行善,又是在提升做人的境界。多记人好处,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知恩、感恩、报恩,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对于那些在自己危难时、关键处、重要事和转折点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可、不该更不能忘却。懂得感恩的人,会赢得更多、更大的帮助,多记人好处既心平气和,又为自己加分。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记人好处,则多一分祥和、多一份快乐、多一片天地。
! E3 m E% Y4 O8 F0 T" n$ F) _$ r& ~" q1 R8 T2 Z; @
( v, p6 T u U C5 e- Z+ `2 V
" H0 T* V* p( ?, W% o* H
* e" A- P9 k9 @# q% B
; E4 d, v* Q4 J0 p六、布局、破局、成局是事业有成的“凯旋门”
4 Z* Z- S' p3 V) x! @! Y
& y9 @* F, q, e2 b % o7 F5 L) D# F
3 K- I1 i, ?/ {: @- a6 o& K
人生好比下一盘棋,要下好、下赢这盘棋,得心中有局。倘若无目的、无“棋路”、无章法地落子,走一步看一步,进一步算一步,将必输无疑。那么,这个“棋局”该怎么走呢?首先得学会布局。一个人走上社会,或开启新的事业,或来到一个新的单位,都得有一个规划安排,要有目标方向、成长路径、方向步骤和措施办法等。缺乏合理的布局,人就容易失去方向感和方位感。科学的布局是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状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布局就是开好局。然而,有了一个好开头,并不意味着就能一帆风顺。在行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局,这就要有破局的能力、解局的方法。破局之术、解局之方,是一个人能否走出人生泥沼、走进新天地的关键。眼下,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陷阱、围堵和“围猎”,甚至一些别有用心者、居心不良者刻意设的局、下的套,既能识破,又能突破,既需要能力,又需要定力,这就是破局的功夫。布局合理、破局有效,成局也就水到渠成。成局就是干成事,布局也好,破局也罢,如果干不成事,没有一个好的结局,那都是白费心机、竹篮打水,所以,最后还是要把功夫体现在成局上。在人生重要关口,明白怎么个“起承转合”,布局、破局、成局便是“凯旋门”。
! e" R* U( @8 e3 b, T* n2 K" e# h* C
0 L) y2 n1 n" m2 ^) J+ m( Q, V3 K3 J- T4 s
' J6 I! I2 ?% q I4 K- t& X( {4 ^/ @, P& ?! w- C; u g, F- ~
七、谦虚、谦逊、谦和是谦谦君子的“标准像”
5 { Z q7 {2 ^; y( S0 x
: q0 W- m( o: W9 Y" x , m8 `/ D. V, c/ `+ r" N7 J
$ B6 D3 ~. X8 } P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要做真君子不做伪君子。那么,真君子什么样呢?一个重要特征便是谦虚做人。谦虚是修养到一定境界后的表现。高尔基有句名言:“智慧是宝石,如果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谦虚既能使自己进步,又能让他人敬重,骄傲的人则显得渺小、肤浅而笨拙。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谦虚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谦逊是一种更为低调的态度和精神,是内在品德、素养和涵养的外在表现。谦逊的人不因学问高深而骄傲自大,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不因腰缠万贯而财大气粗,就如同成熟的麦穗,愈饱满愈低调内敛。“道生于静逸,德生于谦和。” 谦和是谦虚、谦逊者的表情和态度。修得谦和在,则能不烦不躁。谦和之人退能明哲保身,进能感化他人,一生都会幸福自在。谦虚使自己进步又美丽,谦逊让他人敬佩又敬重,谦和则使人感动又感化。 / B4 m# m3 h9 U/ U* x
c- ^' x% r$ e! W+ W" `
( x, q* r3 e2 I3 ?
& o2 d# @4 o, E- m( C X
7 O3 z( c1 Q$ E- C+ J5 y* x& p
3 R) l/ [8 [6 i" A
八、忠义、仁义、情义是取信于人的“好品牌” " Q; X7 V$ Q' b7 Q, A
1 I6 F& {: [1 t8 n
2 X1 o, x$ s _" j. D
# a0 M& b) B( _4 B1 _% ~( l, b
人靠什么取信于人?靠什么维系人与人的感情?说到底是靠忠诚、仁爱和真情。古往今来,忠义一直为人们所看重,在众人眼里,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冠天下的关云长是忠义的化身和代表,成了忠义的符号。“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忠义是做人的基石,忠义之人往往深明大义、表里如一。最大的忠是精忠报国、一心为民。仁者,爱人,也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解难。仁义之人大都通情达理、性格温和、宽厚和蔼。大凡仁者都特别有人缘,得人心、被人敬爱。重忠义、讲仁义的人,自然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无情未必真豪杰”,有没有情义是做人有没有温度的“体温表”,冷漠无情或虚情假意的人没有市场、没有朋友,也不会有事业上的真正成功。情义,乃发轫于心、流淌于血、维系于脉的一种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东西。守住一份真情、保持一份纯情,既难得,又珍贵。 & f) T" z' X6 a" C1 }
" d% _# h) ?1 i/ b
3 `1 `+ Q0 `. I$ I8 y3 ]0 t4 E. }/ n
: N' L, `- R) N( ]: Z+ c: y) b9 A; n8 ~
九、大气、骨气、书卷气是顶天立地的“垫脚石” ( b" ^; v* k3 a) g" [) O
# x% @* e ^8 ?9 c) I
0 w! p3 p/ _7 o2 H5 Y K4 ^
1 N, x1 Z( a' A" m" s7 i; e* Q6 ?人应当涵养大气。大气之人,有一种纳百川、怀日月的气概,一种成熟宽厚、包容四方的气量,一种胸有成竹、从容淡定的气度,如大山一般深厚、似大海一样渊博。大气之人,大都志存高远、深谋远虑,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大气靠养,一靠读万卷书,二靠行万里路,三靠交八方友。大气之人能挑大梁、干大事、成大器。人生在世,应当也必须有骨气,有了骨气,人品有高度、人格有硬度,就有一种气势和气场,腐蚀近不了身、诱惑入不了心。有骨气的人,活得有尊严、有气概。有骨气的人,从道不从上、跟理不跟风,有一种不畏权势的精神,有一种不委于名利的品格,有一种不慑于淫威的气节。骨气就是折不断、打不烂、压不垮、扭不弯的脊梁。人之骨气,源自于无私无畏,源自于无欲无求,源自于无羁无绊。有骨气的人,心中有大方向、大原则和大是非,肩上有使命、有责任和有担当。人有书卷气,气质美如兰。纵观人生跌宕起伏,人到最后实质上拼的是气质而不是颜值,再美的容颜、再高的颜值,都会随着韶华的流逝而无情地衰退,而气质会伴随终生,甚至历久弥香。书卷气从读书中来,从修身中来。一个人有了这三“气”,便成了一个肩膀硬、腰板直的人,一个有格局、顶天立地的人。 8 Y* H* s1 M2 r! j2 `
5 {* W1 N4 e* u) Q& O% U ' `9 m K8 Y. K; L
5 t1 q# Q, V \' ]
$ Z6 \/ L& z; z w5 c' E" S$ }7 r9 n0 G6 W
十、本真、本色、本分是安分守己的“始发地”
8 i* T9 d0 X+ w% P8 L# i9 ~& g0 r& d
3 T+ T9 z- N2 a$ v+ T0 ]6 J8 N8 b- k0 z. a- H I* f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在这样一次次的扪心自问中,人才不至于迷失自我,才能于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尘世中始终坚持前行的方向不变,坚守精神的家园不弃,坚信美好的初衷不改。换句话说,就是坚信本真不变、坚持本色不改、坚守本分不忘。人走着走着特别是走上声名地位筑起的高台时,容易或多或少地走失甚至走丢一部分真实的自己,这就需要慢下来、静下来回过头看一看,梳理梳理来龙去脉,寻找并做回那个真实、真正的自己,做真正的自己就是拥有本真。人的身份职务可以变、岗位名望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能变。本分是最大的本色,做人还是本分点好,尽管老实本分可能会在一时一事上吃点亏,但终归会一生一世受益。 $ P: ^4 K2 x% w- |( C. y
% H* _% S i$ |6 B7 R明白人”、行为上的“老实人”、作风上的“干净人”、生活上的“健康人”,形成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的良好局面。
( ~8 w( U0 U6 g. B2 q& i+ |" I7 o" K8 T8 U% h. P1 h- ^$ o
4、要从严执纪,做到发展靠规矩。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强化纪律和规矩的执行。在规矩和纪律面前,党组的态势是鲜明的,各处室、单位也要立场坚定,敢抓敢管,有纪必执,执纪必严,决不能听之任之、置身事外。委纪检监察室及各单位纪验监察员要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执行纪律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的状况,让讲规矩、有纪律成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事业发展的制胜利器。 + ~* k* |8 T8 U3 W2 R* r/ h
) i. C) x9 p&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