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微信上读到这篇文章,觉得对于新手,有警示作用,特此拿来分享】8 k. F. d3 M. Z+ @ S" X# y% A/ f
请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公文文种,使用频率高,其写作更直接关系到发文者行文目的是否达到、发文愿望是否得到满足等现实问题。写好请示,要了解并力避以下9类写作禁忌点。. W% N- t- G" ?6 [/ ?; V3 T# a# i
禁忌一:矛盾上交,不该请示的滥请示
, X8 ^' w& [7 r& a/ C7 Z. {请示是上行文,在发文的必要性上必须慎重考虑,不得轻率。请示的写作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请求上级解决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问题,这类内容的请示叫“求助性请示”;二是请求上级解决本单位无权解决的问题,这类内容的请示叫“审批性请示”;三是请求上级明确或答复某种问题,这类内容的请示叫“政策性请示”。5 T' t$ |+ ?, c" Y7 Y
凡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经过努力能够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都应尽力自行解决,不能动辄请示,矛盾上交。6 ~, ~0 Q# r' d+ S! C
禁忌二:该请示的不请示,“边斩边奏”或“先斩后奏”
$ s3 V0 Q1 |$ F6 }1 s4 i( [请示是写给上级领导看的,请示的事项能不能得到批准是两可的事儿,千万不要想当然,自作主张先干了再说。只有事前行文,消除侥幸心理,才能真正有助于自身问题的根本解决。7 m9 _7 a' r; F+ X# u& M
禁忌三:弄虚作假,写作内容失实2 b3 ~1 n- f5 P2 F9 [* s
有的单位对一些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请示,如申请经费、物资等,从本位主义出发,为一己之私利,抱着“头戴三尺帽,准备砍一刀”的想法,多报多要,片面夸大实际需求和困难,这种弄虚作假,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将严重影响视听,干扰领导的判断与决策,不利于上级机关及时作出正确的批复。 N: Y, s. M0 k2 i
禁忌四:请示缘由不充分" s N9 B1 g$ `( N! ^5 j
拟写请示的缘由时不能只从本机关、本单位的立场出发去考虑问题,还应该用换位思维的方式来陈述理由,从全局出发来考虑问题,以求得到预期的答复。 ]; Y5 O0 b( e
措施一:采用换位思维方式,注重陈述理由技巧。
3 s2 A& z; ?8 E2 \% q; v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写出客观需要,使上级机关感到请示事项有尽快解决的必要性;二是写出已具备的一定条件,使上级感到请示事项有解决的可能性;三是写出亟待解决的程度,使上级机关有尽快解决请示问题的紧迫感;四是写出恳切的语气,使上级机关能够同意而尽快批复。4 X4 c5 m% l5 C6 |5 Q4 Z
措施二:掌握各类请示的不同写法,突出写作重点。
; b8 |1 f3 m4 s- C写“求助性请示”要紧紧围绕“依本单位的力量难以解决和克服,根据工作的需要又必须解决和克服”这个基本意思来写。( l, c" i3 j/ \& u( Z
写“审批性请示”陈述缘由时通常以“阐释相关请示事项的意义、目的、根据和开展这一事项已具备的主、客观条件”等为主要写作内容,着重突出开展某项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
5 q4 ~3 e! X, d2 c 写“政策性请示”,如果是对方针、政策或法规条文等在理解上存在问题,陈述缘由时就要详细引述条文并讲清疑问之所在;如果是工作中对某一问题的处理有不同意见,而又缺乏处理的依据,则要把这一问题及对这一问题处理的不同意见及请示者自身的倾向性意见都要分别写清;如果是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处理起来没有把握,陈述缘由时就要以新情况、新问题是如何出现的,有何具体表现等作为主要写作内容。# y$ _' i2 x' ?1 w
禁忌五:请示事项不明确、不正确、不具体
% h7 M4 L; A7 O! y q8 ~+ Q0 {2 q$ n! n& K0 g7 l, H2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