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标题的拟制
7 W/ u' {5 o8 j
( [7 l; B, ]+ w( Z9 U6 U9 f6 v
主讲:清水拂心
: U# s0 `, j) F, n2 N2 a
* G( C6 `4 w' W8 E9 T5 N
(2016年3月3日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的讲稿)
% c8 N! b3 Y- h: V: l
5 j. V0 g9 e( x( K H: G
9 R8 q+ S& ?! i- y( o
, W+ }: X; @: D# o文稿评改演播室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清水拂心。今天,围绕公文标题的拟制,与大家交流一些体会。在交流之前,特别说明一点,个人在备课过程中,参考了老秘网的相关文章,交流中也将直接或部分地引用相关文章中好的段落和例子,向这些文章的作者表衷心地感谢!
) L- [6 u/ d. j, E! w
0 S6 K. j, B8 U: T; n& v另补充一句,我所讲的标题拟制,主要是从公文总标题、大标题、小标题的内容拟制角度来讲,不涉及到标题文种、标点、要素等形式规范上的要求。今天重点交流四个方面的问题:公文标题的重要性,拟制标题的基本原则,拟制标题的方法技巧,拟制领导讲话稿标题的方法技巧。下面,依次进行:
" ~! P2 r* ? k# V: C8 ?, q# u/ J7 y- p4 B2 T
一、公文标题的重要性
* G$ a* x# O' x5 I# @ B- g6 Z
. ?, Z# u" C; h: S- f或者说公文标题拟制的重要意义,亦即标题存在的价值。好的标题就好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读者一看,就能知其要领,受到深刻的启发、激励、教育和感染,引起强烈的兴趣,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具体来说,标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性:
7 x. |- F1 ^; J
5 A( H1 X. \3 \& X P7 ^" J# B(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凸显主旨、彰显层次。标题,标即标识,题即题记,标题即标明文章或作品内容的简短语句。顾名思义,标题是公文的一个重要格式要素,是一篇公文的眉目,具有揭示行文主旨、统揽全篇、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所谓“题好一半文”,一篇文章有了标题,就好比一件衣服有了领子,提起这个领子,衣服就立起来了,不至于邹邹巴巴、乱作一团。好的标题,就好比是撮要句,能够增强公文主旨的显明性,使其突出醒目;能够增强公文的层次性,使其条理清楚;能够增强公文的易读性,使其易于阅读。
1 v8 i# ?# L0 a; K
9 O+ Z4 x: M4 h5 M/ A
(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易记易传、令人信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印象或者叫美感。曾看到一篇名为《公文标题写作的美学要求》的文章,提到标题要具有四种美,即结构的严谨之美、语言的简约之美、表述的精准之美、外观的形式之美。按我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美感:
9 I& c. [) ~% N; |# _, q- ?( H; m g: w, T& D2 U
一是形式上的美感。即通过对称的、工整的文字排列,或者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让标题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诵。有句话叫“标题要让读者口口相传”,口口相传是标题的一个重要特征。
; n& Q6 \5 N: w. P5 G/ x# q6 m* q- M% I! {: _
二是内容上的美感。好的标题都是以高度概括、精炼的语言提出新颖、深刻的观点,展现出强烈的哲理性,能够让人信服、折服。一个好的标题,就是一个新颖、深刻、高明的观点。好的标题能够增强公文的鼓动性、吸引力、感染力,能够增强公文涉及事项的信服力,便于在干部群众中流传、贯彻,进而达到公文以文辅政的目的。
; ]. F1 ~- R- K+ H$ o- a, c
% L1 {/ |% I% q另外,补充一句,要追求标题内容上的美感,关键是要善于找观点,要注意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上找观点,从自己感受最深的问题上找观点,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找观点,在他人没有研究过或没有深入研究过的问题中找观点,勤于到基层一线调查找观点,肯于向领导、同事、同行求教找观点。观点到位,则标题的意蕴到位。
' F3 j$ V( D$ r$ m
! l. j/ o* i. i# A8 e
(三)具备实用价值,利于查询、便于归档。标题是公文的名字,在日常查询、起草公文和讲话时引用起来非常方便,一提标题人们就会自然想到是哪份公文,而且也便于事后立卷、归档。
# {- C# n# K1 y4 q
* J8 Y5 E* K5 H6 e3 c! ^总之,公文标题最能体现行文主旨和行文关系,最能体现语法、修辞和逻辑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技巧,是衡量一篇公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 B: S/ z+ t5 z* F) a2 }, W
$ `& n7 {0 D1 c二、拟制标题的基本原则
/ t$ l$ N: t4 G1 U; c" P) H; s/ p# ?. m
拟制标题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T: F# V3 n \) o) ^
- |5 [/ J; T, |* h4 S6 W(一)完整囊括性。即对段落内容的完整囊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总标题要管住全篇,大标题要管住小标题,小标题要管住内容”,切忌“文不对题”。
8 j( ?/ L' ], b. M9 _
6 n, S+ i* e3 G, I$ m(二)相对工整性。即标题在外在形式上要保持相对工整,一方面,句式表达上要相同相近;另一方面,文字篇幅要大致相当。
( p3 n7 z' ?! ], d' X
" W& p3 g8 X( j/ c(三)简练凝练。即标题一定要高度概括和凝练,用最省俭的文字涵盖丰富的内容,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而不能写得过于冗长杂乱,不能有重复啰嗦的地方。标题涵盖的信息量要大,但表达上又一定要简练简洁,这是标题拟制的难点之一。
- H2 Q# i. r+ |; j# `6 n! }* a4 q
! V& {$ O: X; h) g
(四)表意精准。这是拟制标题的最重要原则,即标题所体现的内容必须准确、明确、完整、集中,不含糊、无歧义。我们在具体标题拟制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两对辩证关系:1、坚持标题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更加突出内容准确完整,做到形式服从内容,切忌为形式而形式,切忌词不达意。2、坚持语言简练与表意精准相协调,更加突出表意精准,语言简繁与否必须服从于表意精准的需要,切忌为求语言简练而使表意模糊、片面,切忌简而不明。总之一点,要在表意精准的前提下,遵循相对工整性、简练凝练的原则。
6 Q {# a4 ?9 J) ]1 I0 u& @- h) u6 Z3 v' a
$ O4 o0 b- s' m2 C, O
(三)正文中段落及段落中的小标题,以下四种方式比较常见:
1 W) D! \+ C5 h* h/ P
4 v8 }2 N5 v8 u- `6 v# H1、用一个“字”或“词”统领各标题。比如部置工作可用“要什么、要什么……”或“突出什么、突出什么……”,分析意义可用“从什么来看、从什么来看……”,总结经验可用“必须什么、必须什么……”,总结成绩可用“新进展、新步伐、新突破、新亮点……”,提出措施可用“在什么上下功夫、在什么上下功夫……”,统一思想可用“把思想统一到什么上来、统一到什么上来……”。这种写法对起草者而言,易于掌握;对听会者而言,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听了之后就知道领导讲了“几个新”、“几个突出”、“几个坚持”、“几个必须”。但在一篇讲话中不可反复多用、滥用。
0 U- e! S6 }, V3 Y/ g$ s+ X9 f, A5 x0 R# d D
2、提炼小观点作为小标题。如某位省委书记2003年全省市州和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讲话中,在讲到如何克服“非典”影响、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时,用了“工业超计划、投资挑重担、农业抓增收、三产促恢复、财税保增长”作小标题,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 S4 j0 `# m! D" d8 z$ o1 U" H0 a& @
, }9 w& x% {4 |) m. \ |, F9 g* [. c, A2 \
3、用一个词或词组概括段落大意再作解释的方法作小标题。如某位市长2003年县(市、区)和市直单位负责人讲话,在谈到如何发展城镇经济时,概括了16个字并加以解释:所谓夯实基础,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突出产业,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民营主导,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搞活经营,就是要什么什么。与会者反应比较好。
$ v& s; p8 _7 N
5 B. F1 t( C: ]! r2 B, W4、用与上下文自然承接而又能准确概括该段大意的句子作标题。可设字体以示体现,也可不设字体。如某位市长2004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对外开放时,用了三个“把”字句——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各段小标题,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刻意为之。此法比较巧妙,但不易掌握。
" v( f. @! E7 Z/ E. d9 Q3 D$ F/ e( P
上面总结的是一些常见的标题弄法。实践中要灵活运用。比如即席讲话,要多用观点性标题,且语句要简短,以便听者理解和记忆。在同一篇讲话中,制作标题的方法也要穿插使用,以免雷同,形式呆板。
. V" Z1 t8 g: T! v4 E0 b# v
! H9 K& ^4 t }# r3 u# S& A' B3 w- p6 f
《公文标题的拟制》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有所帮助。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2 ]( d/ ^/ R# c+ ]/ q" l! I- ?
; w! t0 e4 x# O, p0 S
! j8 L# J/ n$ D8 M& b
6 D( T$ h" w! q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