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取得重要成果,遏制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党内政治生态得以净化。但在此过程中也发现,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依然存在认识误区,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 ?/ q: }# }" T5 T5 G' f
8 E' J1 s( A- F8 _1 x. t: G/ D9 x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目前,活动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党内政治生态正在得到净化,并由此带动和重塑着社会风气。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党员干部依然存在着认识误区,这势必会影响到活动的成效。
; p6 G1 j4 Y! |+ e1 M( U0 K+ R# I& P7 u- [" O8 C& G, n
回避问题,缺乏责任担当( `# Y' Z1 s3 a
T$ r$ s/ ^9 T) O4 M3 l+ C# N
注重解决问题是这次活动的一大特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关键是要把问题解决到位”。客观地说,认为每个领导班子、每个领导干部都有“四风”问题的论断有失偏颇,但“四风”问题在党内肯定大量、普遍存在,否则根本没有必要在全党范围内大规模开展这次活动。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把“四风”问题找出来,但有些单位在这个环节并没有严肃对待,随便丢出几个不疼不痒的问题敷衍了事,其背后的深层次思想根源,恐怕还在于缺少担当精神。党内现在人才济济,缺的是既有能力又有责任心的干部,现在一些干部面对群众长期反映的问题,“揣着明白装糊涂”,“应付”心态是比较突出的,能压就压,能拖就拖,最好能拖到任期届满拍屁股走人,以“不出事”为原则。3 h: s2 [4 y9 u; b) E+ V5 a
李瑞环曾经专门谈过这个问题:“我们许多在位的领导干部包括高级干部,在会上听到的都是‘满台锣鼓响,一片赞扬声’,很少有谈这些问题和问题的严重性,谈问题怎么解决;很少有人说出这么多问题的原因在哪里,上下都有意见,谁也没有责任。长此以往,非出大问题不可。”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正如鲁迅讲的,“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必须敢于正视“四风”问题,否则活动根本无法深入,甚至有走过场、变成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灵鸡汤”的危险。; n+ @3 }% ]; H3 j* f% d% a8 a) }" j
! c; X) w& G, s* `
“知”与“行”不统一,做不到“即知即改”
' ^; i! \( C+ ~# C. \4 ]) h1 \% ~% K! O. |' B* Q5 K
“教育实践”,要求既注重“教育”,更注重“实践”,不主要针对党员干部一般的“认识”“思想”等问题,更主要针对行为上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以及尊重群众、尊重民意等等理念,其中并没有太深奥的大道理,对干部来说都是常识问题,现在缺少的不是认识,而是落实这种认识的具体方式和实际行动。这次活动提出了“即知即改”的要求,即认识到存在的问题马上改正,但实践中,有的地方“即知”比较容易但做不到“即改”,这更凸显了“行为”的重要性。4 ~9 g6 J! r$ S/ ^7 t7 u, X
这次活动的着力点,不要企图通过上课灌输、开动员大会、写理论文章、座谈等提高干部对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把“尊重群众”这个常识问题变成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而是要融教育于工作机制改善实践当中,在“力行”上下功夫,拿出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时间表,把专项整治干部行为习惯作为重中之重,不见成效绝不收兵。
A( `5 v2 [, L# [; u: K; _. J* r$ ?+ H7 k$ q$ k) A( W$ ^( T, X
泛化“四风”,缺乏聚焦* {- W3 L; z2 s% r1 d, B
5 a% z! e+ t# Y/ x
这也是过去党内历次改进作风经常犯的一个通病,即活动的“聚焦度”不够,把教育实践活动泛化为一般的党内活动,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变成即使不搞活动也在做的方方面面工作,搞与不搞都一样。事实上,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向性很强,主要是聚焦县处级以上干部的“四风”问题,开展好这次活动一定要保持“原汁原味、原原本本”。
" H- M0 d+ R, D2 e$ n8 T 在活动中有些地方出现了避重就轻的苗头,讲问题真正讲“四风”的不多,主要是具体的工作,偏离了活动的主题——解决具体的工作问题不应该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不要寄希望于凡社会关注的都要回应的“大而全”格局,不要寄希望于通过活动就能根本改善民生,主要是聚焦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个人身上,通过扫除干部身上的“四风”之弊,优化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
3 S( t% c( B5 ]7 [# T' }* v5 f
& M: X$ s" y0 C 对“群众路线”内涵的理解狭隘片面
. I' Z7 `. t9 L% L3 G9 k% y
$ ?8 _& ~5 d+ \+ N2 F( M- T+ N7 ], E. C7 T4 y
; l0 e9 {9 t8 q6 _6 O+ u! H
8 R6 e# o/ h* n: ?6 i7 R0 F) i “开门整风”不够,存在自娱自乐现象$ a: w4 d0 O; T* `* b* N
5 N8 `7 k6 h) E, z% y$ X- d “开门整风”是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从历史规律看,任何整风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依靠群众,凡事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就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个别地方仍然习惯于“闭门”教育、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关起门来开个所谓“民主生活会”,念念思想汇报材料,装模作样、不疼不痒,最终都是走过场。
1 E6 ~$ G5 n1 s/ I2 p 应该认识到,指望采用一些常规性的老思路、老方法解决党内“四风”这些老大难问题,效果肯定有限。新的方法即“公开”,打开大门,充分运用各种渠道、各种形式,确保全过程发动群众参与,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群众的积极性高不高直接决定作风改进的成效,决定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今年是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70周年,在这篇著名的演讲中,他讲了一段诚恳的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关于开门整风,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要“容得下尖锐批评”。面对复杂的环境,每个人、每个部门的工作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错误不可怕,知错就改,还是英雄。作者:赵刚印 ( F- U- c( v+ E& r, T9 k
, w/ H- x5 P$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