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处女作
" V8 l( f* t' q% v. [ ——第一篇公文诞生侧记: [7 L/ T! f: K' {0 P
, O( O; L" ]7 M4 i s6 S8 A3 z 我是一个刚入职不久的基层公务员,由于政策原因,入职就是副科实职。我所在的单位是一个基层政府。基层政府早已没有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机,机构瘫痪、编制不全,只见领导、不见下属,成了现在基层政府的常态。所以很多事情,即便是领导,也不得亲历亲为,比如写材料、报材料等。
( Q; z K x! U
- j! Y* I" H( ~) O: H2 W 记得是刚到单位没多久,我参加了一个党政联席办公会。会议是下午开的,会议研究的内容很多,一直开到五点多。会议的最后决定于第二天早上8点召开乡村干部全会,传达今天办公会的精神。而今天的会议精神要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下去。
) y: ^4 r+ K1 y h下午五点多,对于冬天来说已经是渐黑了。分管工作的领导因有事要回县城,而这个会议纪要明天要用,他没办法就找到了我。我想一来是因为我常住沙家浜,二来听说我也是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可能有意考考我。三来我们又是邻居,住隔壁。于是欣然接受。$ E3 ^- h4 R o( ^0 [* C9 l8 {
" W6 A, ~3 T. \ t
吃完晚饭,我洗了洗手,正式坐下,开始行文。
8 S4 j# i2 E$ n7 _: N+ U
9 C# V+ C) w* @ F0 H3 }7 x# O- R 我思考了一下,困难有两个:一是我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会议纪要,也从来没有看过,尽管我是中文系毕业生。二是开会的时候做会议记录的领导没有来,也就是说我要写会议纪要,但却没有会议记录。0 [6 I, f0 Z- C) ?1 _) r
7 v! R2 c1 t# u6 ^2 e4 t+ S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倒也不难。网络这么发达,可以找度娘。但度娘终究让我失望了一次,网上的会议纪要,千奇百怪,让我无所适从。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发挥能动性,自己创造了。
: T. d# r0 s2 d; L1 X2 `$ ?. n6 v3 b" [
第二个问题,其实也不难。虽然没有会议纪录,但会上我是认真做了笔记的,领导说的每一个字几乎都历历在目。% I3 C9 b2 o; d5 v
解决了两个大问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斗,终于一份完整的会议纪要新鲜出炉了。于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美美的睡去,等待来日领导的鉴定,很期望一炮走红。9 j2 [0 N% F2 u) Y- B
2 p. v) z" ^5 T S( Z 第二天我首先把材料拿给分管领导,他看完对我说:“写得可以,但是看起来不像会议纪要啊!”又看了一会,说:“要是改的话,时间来不急了,就这样吧,拿给书记看看,要没有意见,就付印吧。”- {- ?/ H$ ~3 X
接着忐忑地来到书记办公室。他大略浏览了一下,不时翻翻他做的会议笔记,就问我:“这个截止日期昨天定的是5月30号,还是31号?”
2 r- ^% C" Z7 q! T2 b; h
; y; J' }3 I. q% e7 x3 d5 d. U 我清晰地记得,开会的时候两项工作定了两个时间:一个是4月底,定在4月30号。一个是5月底,最后说的是5月30号。而做会议纪要的时候,我认为既然是5月底,5月有31天,应该是5月31号才对,书记是不是忽略了31号这一天。于是自己做主将办公会上定的日期改为5月31号。: f, w5 t, X4 D7 n( |7 w( E% F% b
, ]+ d3 Q; P \' ?2 \ 我如是向书记解释了一番,书记说:“恩,也可以,不过没有弹性了。”而后又仔细看了看,删改了几处,就让我拿去付印了。
8 P! v/ D6 t5 ?& y" H/ X
( i1 }3 V! j5 V& \* J8 b( v 最尴尬的是,文件上的日期让我改为31号,而分管工作的领导是按照他的会议笔记安排的工作,定在了30号,当时在底下真是如坐针毡,都是我一手造成的。
+ k3 c5 \8 {* y% }6 L
7 L7 p! M! K& y* g, u% M 事后,我进行了认真反省,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 }$ e( }' v4 a/ _! @% _
1 l; W) O: p$ g# Q: @( B
一、公文材料必须按领导意图来办, n# ~/ w1 y3 Z* ]9 b/ T
0 h r- u2 |9 S. w1 J 公文实际上就是代领导言,必须准确表达领导意图,才能让领导接受。我们在行文之前,一定要揣摩领导心理,把握领导意图。不仅如此,还要从领导的讲话中把握领导的语言风格,有的领导爱顺口溜,有的领导爱讲俚语俗语,有的领导爱用古典诗词;有的领导爱用排比句,有的领导爱用长短句。有的重理论口号创新,有的重典型事例感人,有的用数据分析证明。不同的领导风格迥异,替领导捉刀,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实现领导意图。至于擅自更改领导讲话内容,那更是大忌;如若要改,必须征得领导同意。
* T' r/ e( }0 A# z) |; u5 a7 Q& h% t: f/ b
8 N3 B3 F! d( W* o
1 _# F/ d2 ^. R/ |+ ~7 O3 b
三、公文材料处理者必须加强学习
# Z# t: Z2 y8 O+ Y- p1 b7 M, p0 S, L4 x/ U' z5 ]
学习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学?个人觉得至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要有一本规范的公文写作指导用书。我用的是张保全编著的《党政公文写作规范技巧范例全书》,虽然体例有点老,但里边的理论是最新的。第二、案头有本《现代汉语词典》。很多同志对此不以为然,现在手机这么方便,有度娘呢,谁还用那个。如果你是一个严谨的人,你就应该备一本。网络那东西至少是现在不是很成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错误的。第三、一张报纸。不言而喻,当然是《人民日报》。全国那么多笔杆子,能在日报上发文章的凤毛麟角应该可以算。篇篇都是精华,想提高水平就得学习日报。第四、一个交流平台。天天码字,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一下,怡然自得。有什么疑问困惑,也可以在平台上交流,释放压力。什么平台,我推荐“老秘网”。
# z5 E) O/ T m; L, B: i0 G: L
' B# ]3 k4 ^. p1 ] z8 k 看法很不成熟,有些话说得很满,再加上表达不到位,更是凌乱不堪。大家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