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E$ s2 S. B& J (三)用好专用语言。公文专用语一般都有特定的含义,在长期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言简而意丰的特点。能起到简练作用的公用专用语汇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头用语:兹、据、经等。二是称谓用语:本、贵、该等。三是表态用语:同意、照办、即办、当即执行、坚决贯彻等。四是引叙用语:闻、悉等。五是谦敬用语:承蒙、不胜等。六是总结用语:总之、综上所述、对此、为此等。七是希望用语:希、请等。八是结束用语:此、特此、望、盼等。以上表述,词简意准,便于理解。 8 L0 O0 r6 f' Q `" l
( a' a, l- T9 Z' P* k1 C" ^4 D- S (四)恰当运用古语。大量的古语精华正合乎公文语言简洁凝练、表意确切的要求。如《论语》中的“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不耻下问”,《孟子》中的“天时”“地利”“人和”“苦其心志”“浩然之气”,魏征《谏太宗十思书》中的“居安思危”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如果把这些古词语恰当运用到公文中,不仅使文章表达精练,而且还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 [% |2 S% V8 r. ~2 w $ C8 n& y# z( f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