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回味自己的工作经历,感到搞好领导讲话稿起草工作与调查研究,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为便于对比,今天试着概括“文稿起草六个有”与大家交流:有角度,解决布局谋篇问题;有概括,解决观点提炼问题;有条理,解决层次清晰问题;有典型,解决以理服人问题;有条件,解决信息对称问题;有激情,解决工作动力问题。
* p U0 ]0 f7 {' @- ~/ d
4 M! k& }2 i7 J2 Q' C/ ^% w; s; M (一)有角度,解决布局谋篇问题
, @ u% X1 b& f, f) f; r5 e+ K/ F- E' c; L- E$ s8 k) f5 e
搞调查研究,难在选题。起草讲话稿,难在角度。能否适应领导的要求,发挥出“外脑”作用,选准角度,解决好布局谋篇问题,至关重要,往往决定着稿子的成败。
5 q- Y" Q7 y4 Q9 C2 ?- G% n: a7 c- l+ x) H; W" z
选准角度是前提。代圣贤立言,身非圣贤,却要从圣贤的角度、圣贤的立场,去想去写去发表高见。选角度的过程,本质上是明确写作意图的过程。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开什么会讲什么话。要站得高,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围绕省里的中心任务来展开。要抓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从纷繁杂乱的现象中,捕捉事物的本质,有的放矢、阐述观点,作出部署。要看得远,努力做有“提前量”的参谋,提前把握工作的重点,提前研究相关问题,提前等在领导思想的路上,在把握趋势的基础上作前瞻性的问题研究,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要讲得准,研究材料、消化材料,把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提出有效的思路和措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循序渐进地推动工作。
8 c$ w& ^ z2 ?3 X+ P+ d& r# l6 ?9 Z+ C
布局谋篇是关键。区分不同文稿,布局谋篇,写好提纲,是稿子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主笔的主要职责。以什么样的结构体现写作意图,用哪些材料说明问题,选哪几个人参与写作、何时交稿等等,都是主笔要考虑好的。如果主笔对写作意图没能领会好、揣摩准,角度把不住、提纲理不清,往往会“望山跑死马”,劳而无功。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比较好,整个工作就会顺汤顺水顺利完成。如投资工作会议稿领导批示“提纲很好”、农民日报采访领导批示“按此方案准备”,往往稿子就成功一半了,主笔可以松口气了,该“弟兄们”一展身手了。举例:今年向上级汇报防汛抗洪工作,时间很紧很急,在角度把握上注意到几个要点:形势判断要准(选用了作出判断的实体性标题:我省发生了一场近十多年来最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长江汉江“两江洪峰夹击”)、工作情况要实(从灾前预防、灾时指挥、灾中调度到灾后救助,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争取支持要精(请求解决的问题不多,但每个问题既事关当前、又事关长远,既事关防汛抗洪工作,又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每一笔账都有依据,都算得清清楚楚)、行文语气要谦,任务完成比较好,领导比较满意。1 {9 Y' r6 y# f1 ]; S, j9 E3 r' A
2 f6 [7 N. M# K (二)有概括,解决观点提炼问题
' j; m5 P4 ~; V/ M/ \0 F1 V" G8 ]9 J9 ]. M) B
论文是论点的集成,没有观点不成文章。任何一篇好文章,都不会是材料的堆砌。起草领导讲话稿,既要注意大量掌握材料,解决没有内容问题,又要注意从材料堆里走出来,解决好观点提炼问题。积累材料是基础,概括提炼是关键。研究室工作的特点是核稿,一般都有部门提供素材,所以是否具备概括提炼的能力更为重要,是我们能力席位设计的核心内容。提高概括提炼能力要靠长期的实战锻炼,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2 H. E6 |% ~. K! z
" I$ n# t/ S' B# `% v- e 首先要掌握材料。只有掌握了真情况,才能得出真结论。我们有些文稿之所以观点不够准确,关键是对实际情况了解不深、不透,缺乏翔实的第一手情况,有的甚至闭门造车,结果“牛头不对马嘴”,不仅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而且混淆视听,干扰领导决策。我的体会是,千万不要拿到稿子就改,更不能随意改动部门提供的稿子,而要先读懂,再梳理;有疑问,勤请教;整明白,再完善。现在,我们了解情况的渠道很多,有媒体,网络,还有各级各部门报送的调研信息。我们要重视利用这些信息渠道,但也不能囿于其中,比如现在网络很发达,但网络信息很多时候失真的问题也很突出,如果单纯把网络信息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南辕北辙。7 g* H% N! d, F" V7 [2 b
# {' [5 @( s; p9 x3 V* j
第二要分析背景。搞清楚讲话背景、工作阶段、起点位置,弄清楚下一步要解决什么问题、上级有何部署、本级有何打算,然后才可以站在新的起点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确保工作符合实际、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如南 水北 调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是一个区域发展中的焦点问题,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通过实施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兴隆枢纽开工,我们为省长准备署名文章,事前从多个角度来系统研究汉江流域的开发和发展问题,找准了文章论述的大背景:南水 北 调中线加坝等主体工程已成定局,就要围绕“南北双赢”做文章。把握住这个关键,稿子较好被领导采纳。
' B4 O1 M( P+ H3 k3 |% |
% x5 _* E4 ?" v6 @0 d" C 第三要突出重点。一项工作往往由互相关联的若干环节构成。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常常希望领导多讲一点,而往往领导演讲的时间有限,这就需要从众多环节中选出重要环节,突出重要工作,展开论述。取舍的思路有几种,一是按职能选择,把属于领导必须讲的优先选出来;二是按时间选择,把此时此刻必须讲的优先选出来;三是按缓急程度选择,把当前最需要推进的工作选出来。少而管用的讲稿,往往是重点突出的、抓住关键环节的,也是受领导和听众欢迎的。例如:襄樊春季农业会议发言,概括为2个字: 一是加大组织推动力度,突出一个“早”字,切实做到为农服务早谋划、早部署、早到田间地头。接着展开四个层次: ——目标任务早明确。——基础建设早部署。 ——减灾服务早到位。——排忧解难早安排。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突出一个“实”字,努力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各项工作做足、做实、做进千家万户,接着也是展开四个层次: ——农业补贴按期足额兑现到户。——农产品收购政策家喻户晓。——农村公益性支出单列到乡村。——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落实到项目。# o3 {: q3 S3 {
. Q% I9 M! H$ z ~$ S a 第四要表达准确。国务院研究室谢伏瞻主任说,起草好讲话稿的要领是“准确”二字,准确表达方针政策、准确体现领导意图、准确运用材料典故。与文学作品、科研文章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准确表达领导意图。要简明扼要。简,才能明。别人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不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能用一些生僻的词汇,苦心孤诣地去表现领导的高明;语言应该是十分朴实的,是什么就讲什么,不需要太多的形容词、副词、介词、转折词去修饰。
( u* k3 R- e4 N6 W* D& d" F6 U
- ]6 @6 _/ K' u/ v7 v( G7 e 亚布力论坛致辞是本届政府第一篇受批示表扬的文稿,是善于概括提炼的一篇佳作。初稿3300字,定稿2200字,只分段落,没有标题,以每段话的首句引领全文,浑然一体,言简意赅,用词达意,领导比较满意。3 m- v- f2 O; s' F. f; J5 B- c
/ n' X7 s8 s1 j) n
(三)有条理,解决层次清晰问题。
/ W; U( Y- M8 l$ K! C5 j3 o3 ~% u$ G) @; a b& y7 S
眉毛胡子一把抓,肯定不是好文章。观点的无逻辑罗列,讲起来、听起来,肯定是一种痛苦。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条分缕析,把论点、材料按工作逻辑渐次展开,是起草文稿的基本要求。+ R- K& G: ?- K# R0 N0 M: M
2 P# ?+ H- H) i( C; v
要善分层次。专业工作者对文章的逻辑有多种建议,如三个“W”: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和How(怎么样),五个“W”:when(时间)、where(在哪儿)、who(谁)、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政府公文一般是“三段式”:认识、任务、保障;讲话稿离不开这几个大层次,但要注意解决层次混淆、千篇一律、老生常谈三类问题。层次混淆,主要指材料观点的位置不当;千篇一律,主要指老是一种结构,不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调整;老生常谈,主要指总是说同样的话、用同样的材料。4 {! v, |/ d! L
* o. @) r% p9 Q% y0 C' q
要善做标题。标题起画龙点睛作用,往往几个标题撑起一篇文章,把稿子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组合为一个整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如水利署名文章,以“大兴水利服务民生 努力实现湖北水利科学发展新跨越”为主标题,以“防汛减灾,保障民生”、“农田灌溉,润泽民生”、“饮水解困,改善民生”、“生态修复,造福民生”、为四个一级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领导批示:“这篇稿子写得很好”,还把稿费也转给我们。再如今年农田水利现场会讲话,也是以“灾后反思,痛下决心,以更大的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奋力实现“十二五”全省水利建设新跨越“、“立足当前,突出重点,迅速掀起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精心组织,创新机制,加快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新路子”为四个一级标题把文章撑起来,突出了灾后大干的主题,也增强了讲稿的整体性。3 O! {) b3 E1 q- w' P/ G6 S
& J) A* E1 T' l7 @/ K2 v* r5 u 要善写结尾。通篇分析后往往需要一段简明的结尾加以概括,点明主旨,如菜篮子讲话第二部分,官金秘书长在对全省“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分析之后加了一段话:“一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适应和满足了全省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消费需要,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发展不足的问题。本文由老秘网推荐,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主要“新”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注重民生,为“菜篮子”工程建设指明了工作方向;社会转型、城镇化提速、消费结构变化,为“菜篮子”工程建设增加了新的工作任务;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市场均衡供应和农民稳定增收,为“菜篮子”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认真总结推广各地创造的发展经验,充分利用良好的工作基础,正视和改进存在的不足,坚定信心、决心,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切实把全省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既点明了第二部分的主旨,又起到了引领下段的作用,增强了全篇文稿的逻辑性。
: h; l4 n9 f( V" ^3 [7 o+ K# Q
6 Z# Y1 H0 Q4 l* M t (四)有典型,解决以理服人问题4 l! r/ A3 c; p' u: Q& l. B
& o9 W. c8 y7 ]! D, D/ d( C 恰当地引用历史的典型、现实的典型,都可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90年代在一次乡镇企业现场会上,领导选用了“舍金求玉”、“攀龙附凤”两个典故,“舍金求玉”是列宁见过的唯一1位美国资本家哈默先生在西部淘金热中卖 水发 财的故事,“攀龙附凤”是江苏乡镇企业拉长国企产业链异军突起的故事,当时的乡镇企业家们听了很振奋,许多高层领导也给予好评。今年的参事60周年讲话,领导引用了咨询可以立大业(三 峡论证的故事)、咨询可以定胜败(美国兰德公司对抗美援朝的咨询意见)、咨询可以定生死(《史记》记载齐国孟尝君门客冯谖“矫诏以债赐诸民”为孟尝君“市义”的故事)等一串典故,把参事、咨询的重大意义生动地表达出来。
1 L3 V4 x$ Q% l+ |: _5 W& M5 I" H* S0 O+ B5 c) J: C! J
(五)有条件,解决信息对称问题
+ w9 ]5 p+ q6 y+ ]: W! C, D* E1 D5 d/ x4 V3 Y% X
完成好文稿起草任务,不是简单地靠几个人笔杆子,而要靠单位人力、物力、资讯等多方面条件支撑。要舍得给条件,要舍得作出系统的谋划,要舍得提供系统的支撑。关键是三个方面:& k9 e- k" z6 u
3 R( D( C$ N6 G" l4 q1 I
z& H% s1 Z+ y4 R9 v. Z* q; A
$ Y8 b+ T4 O4 z+ w2 F$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