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平时爱写点东西,也认识了一班文人或以文人自诩的朋友。我经常拜读他们的大作,但是令我很遗憾的是,这些“文人”撰写的文章通常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漏,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0 V; L/ e8 o# E( e6 h8 [
9 G ]$ Y7 @" m+ b/ a# } 一、的、地、得混用,很多人一概用“的”。这在很多人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但由于我这个人性格比较严谨,追求完美,所以看到这种错误很不舒服,虽然不影响理解,但是影响心情。我觉得,使用语言文字,还是规范一点好。
5 f& M- b! ?' x
' X/ f1 _7 r* Z5 o" ]9 C, P 二、引用诗词、古文出错。平时我也喜欢引用诗词、古文,但我很小心,凡是引用诗词、古文,尤其是名句,一定会查书、查资料,或上网搜索。某些诗句个别字眼有多种版本,为了减少出错的几率,我总是会进行认真的核对,采用使用频率最高、最多人认可的那一种,还要认真对比不同版本之间,诗句的含义是否有差别,尽量采用最贴切句意的那一种。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敬畏、谦逊之心,害怕贻笑大方,害怕别人说我读书不多又故意卖弄。不过我见过一些人,引用千古名句也会出错,实在是太马虎!其人文章再好,我也会对其学识修养打个问号。
. Q. P+ Q: @& P' {
$ p! w7 B, ]8 D0 a* g# T 。
% S9 R y6 ^6 x; k' U7 F
, h/ L6 l; U# L' F/ e% k& g% }8 Q: k 对文字,我们须有敬畏之心,因为,那代表我们的形象。 " n) P( p9 h) r& T7 N
' J: m9 c' y [ 治学,需要严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