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v2 `( r$ N' ?2 w1 t* e% T
2 |5 C7 v7 A7 b4 w% Z! r. ?' {怎样编制发文字号?/ }, ]: T* B5 A! V2 A. q, z
0 c, P* m) h* H& J- A( q! C老秘观点:6 u+ I4 x F' u# h' r
; o. s7 G, G9 @
发文字号又称发文号、发文编号。它是公文格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向外发文的登记编号。
$ O3 O5 t0 ]" {6 K4 a1 B5 w编制发文字号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发文字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其具体要求是:(1)发文字号三个构成要素的排列顺序,应先是机关代字,其次是年份(拟制时两面加六角括号,切不可用圆括弧及方括号,它与六角括号的涵义风马牛不相及),最后是发文顺序号。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2)党政机关的发文字号应以分开为宜。(3)在机关代字中应明确发文的含义,如“中发”、“中办发”、“津党发” 、“晋党办发”等。(4)几个单位联合行文时,不应一文多号,而应只标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5)在同一地区,当有些机关发文字号的机关代字容易造成重复时(如某县的政府、政协、政法委三机关的代字都会编成“×政发”),要力求避免。(6)在机关代字中,要不要注明承办部门的代字,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大单位可以考虑这样做,一般中、小单位就不甚必要。(7)发文字号的标注位置,应以置于版头之下正中位置为宜。上报的公文,应置于版头“发文机关标识”的左下侧。) c1 ~" n4 ?& H5 L
|